我院首次運用冷凍球囊導管消融術治療陣發(fā)性房顫患者
近日,,我院心內科宋尚明教授團隊成功為一位陣發(fā)性房顫的患者實施了冷凍球囊導管消融術,手術過程順利,患者恢復良好。這是我院首次實施此項新技術,填補了我院運用冷凍球囊導管消融治療心房顫動技術的空白,。
患者是一名70歲的老年女性,陣發(fā)性房顫半年,,發(fā)作時心室率很快,,且每次發(fā)作房顫終止時都伴隨心臟停搏,最長停搏達10秒,,導致患者反復黑朦,,甚至暈厥,嚴重影響生活質量,,當?shù)亟ㄗh行心臟永久性起搏器治療,。房顫中心宋尚明主任帶領的電生理團隊經多次討論認為,該患者每次停搏均發(fā)生在快速房顫終止時,,屬于快慢綜合征,,治療關鍵是針對房顫。只要快速房顫控制良好,,其后的停搏也就隨之消失,。起搏器也就不再需要。如果單獨安裝起搏器,,往往更易加重或誘發(fā)房顫,,對患者長期預后帶來顯著不良影響,。此類患者藥物治療房顫效果不好,且可能會加重患者心臟停搏,,房顫導管消融是目前最好的治療方案,。宋尚明教授團隊結合患者病情特點及肺靜脈的解剖結構,決定采用安全性更高,、更高效的“冷凍球囊”為患者進行消融治療,。
在介入中心醫(yī)護人員的通力合作下,宋尚明教授團隊為患者實施了手術,,經右側股靜脈行房間隔穿刺后置入可調彎鞘管,,沿可調彎鞘分別送入冷凍球囊至四支肺靜脈,球囊在前庭部位完全封堵住肺靜脈,,N2O充盈球囊,,在60s內將前庭區(qū)域溫度降低到-50℃左右,隨著溫度降低,,局部組織出現(xiàn)不可逆損傷,,表現(xiàn)在標測電極肺靜脈電位逐漸延遲,最后消失,。整臺手術用時僅40min即實現(xiàn)雙側肺靜脈隔離,。與射頻消融相比,患者術中痛苦明顯減少,,術者操作更簡單,,心情更放松,由于術中基本不增加液體入量,,對心衰患者更有利,。
房顫中心主任宋尚明介紹,目前認為,,陣發(fā)性房顫發(fā)生的主要機制在于肺靜脈等部位的肌袖心房肌的異常電活動,,消融治療作為房顫最有效的治療措施之一,肺靜脈隔離是房顫消融治療的基石,。根據消融能源不同分為射頻消融術和冷凍球囊導管消融術兩類,。相比射頻消融,冷凍球囊消融有以下獨到的優(yōu)勢:一是在消融過程中易于粘附組織,,導管穩(wěn)定性高;二是心臟穿孔致心包填塞風險更低,,安全性好;三是內皮破壞程度低,損傷表面血栓形成發(fā)生率低;四是消融過程中無明顯的疼痛,,患者舒適度更高,,手術時間更短,術后恢復快。
宋尚明教授還提醒廣大患者,,房顫需要做到早發(fā)現(xiàn),、早治療,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心臟重塑,、心力衰竭和腦卒中,,改善生活質量。另外,,引起房顫的病因很多,,最常見的原因是高血壓、冠心病,、瓣膜病、心肌病,、甲亢,、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、酗酒,、肥胖等,,需要綜合治療。
積極開展新技術,,提升服務能力,,是宋尚明教授團隊孜孜不倦的追求。目前,,宋尚明教授帶領的心律失常團隊已成熟開展房顫射頻消融,、房顫左心耳封堵術及房顫一站式治療等治療房顫的利器,冷凍球囊技術的開展,,將為廣大房顫患者提供多重選擇機會,,也為我院房顫中心建設以及房顫規(guī)范化診療增添新的力量,造福更多患者,。
冷凍球囊導管消融流程示意圖
冷凍消融中溫度曲線變化
冷凍消融中可見肺靜脈電位(箭頭所示)逐漸延遲后,。